48年身世之迷
今年48岁的袁先生在公安战线上工作了近30个年头,可以说是一名老警察,他破过很多案件,帮过很多群众,但心中却有一个难于言语的心结:小时候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有小朋友笑他是抱养的,此话一直深深地埋藏在袁先生心底,看到父母的疼爱,袁先生不敢向父母证实。有一次,顽皮的他因为做错事被母亲打,他哭诉着对母亲说:“你为什么打我,我又不是你亲生的。”母亲听到后哗啦啦的眼泪就下来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结在心中却越结越大,直到最近,袁先生在与母亲的沟通聊天中,再次提及此事,现年77岁的母亲告诉了他身世真相:
“你确实是我们的养子”,他母亲平和地说。原来在60年代初,他养父袁某在兴宁空军某团当干部,1969年,他母亲随军到梅州市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工作,因年近30岁还未生养孩子,经一好心同事介绍,她从当地的一农村家庭中抱养一个四个月大的男孩,也就是现在的袁先生。半年后,他父亲转业安排到江西省,他们一家便举家迁至江西省生活至今。据他母亲回忆,当时只记得抱养他的地方大概是在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往西方向,大约有1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车程,是路边的一个村庄的农户家里,好像是姓“刘”。介绍的那个同事是男的,但不记得名字,专用机械厂厂长叫陈喜顺,有一个同事叫陈七英。
强烈的寻亲念头
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心中埋藏了40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知道自己的根在梅州市兴宁市,袁先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通过系统查询得到梅州市兴宁市叫陈喜顺、陈七英的信息,然而查到的信息却给他当头拨了一盆冷水,陈喜顺、陈七英俩人均已去世多年。
有点失望的袁先生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几经联系,他通过梅州市作家协会找到兴宁市公安局的党委委员、指挥长罗伟义,罗伟义了解到他的相关情况后,安慰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他找寻亲人,并告诉他我们兴宁市公安局有一个“寻亲能手”——李晖彦警官,仅今年就已经帮助4名求助的群众找到亲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袁先生激动不已,但一想到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信息这么少,而且相隔时间近50年,找寻的难度必定很大,寻根心切的他决定亲自去兴宁市寻亲。9月17日晚上他坐上了开往兴宁市的火车。
“寻亲”能手助团圆
18号上午,袁先生一下火车就直奔兴宁市公安局,指挥长罗伟义和李晖彦警官早已等候在门口。再次接到“寻亲“任务的李晖彦向袁先生了解详细的情况后,面对仅有的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可能姓“刘”、机械厂往西方向大约1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车程的地方这三个仅有的信息,李晖彦也感觉很大压力,且经过近50年的城市变迁,这些信息涉及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但他还是迎难而上,就从这三个仅有的信息开始着手,和袁先生一起踏出寻亲之路。
60年代的兴宁县专用机械厂位于兴田路,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厂房早已不复存在,李晖彦通过相关部门了解到,早年的兴宁县专用机械厂权属兴宁市二轻局管理,可以先从兴宁市二轻局入手,看能否找到1967至1969年该厂员工的花名册,经联系二轻局的档案管理负责人,他回复表示,当时60年代的档案很不完善,且经过几次的搬迁,没有找到1967至1969年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员工的相关资料。
李晖彦没有泄气,决定从第二步 “刘”姓入手,虽然“刘”姓在兴宁是一个大姓氏,占全市姓氏的四分之一左右,且分布在各个乡镇,更何况就知道可能是“刘”姓,还没有具体的名字,无疑是大海捞针,但这并没有消减李晖彦为袁先生寻找亲人的决心。18号下午,李晖彦带着袁先生来到兴宁市刘氏联谊会,跟会长表明来意。会长了解情况后给了他们一个不小的惊喜,原来当年兴宁县专用机械厂的情况他还比较熟悉,也认识厂里一些工作人员,可惜厂长陈喜顺已经去世了,不过他有个弟弟叫陈喜才,还有一个工人叫余钟智,当年都在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工作。会长通过辗转多人找到了他们的电话,并和他们相约第二天9点在兴宁刘氏联合会见面。
9月19日,李晖彦带着袁先生再次来到兴宁刘氏联谊会,跟陈喜才、余钟智见了面,他们坐在一起共同回忆当年的情况,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余钟智表示他当年和他母亲是同一个车间,只知道他母亲确实从农村抱养了一个男婴,当时男婴只有3、4个月大,不过大概过了半年,他母亲便带着他回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直至中午吃饭的时候,余钟智突然想到:对,有一个同事好像叫余汉文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70多岁,与你母亲是同一车间的,他应该对这件事比较了解。
听到这个消息,李晖彦和袁先生俩人都很高兴,总算有点头绪了,现在只要找到余汉文,也许就能知道袁先生的根来自兴宁的那个角落。李晖彦马上打电话给局里户政股的同事,叫他帮忙查询一个兴宁籍叫余汉文的人,年纪在70岁上下。消息很快就有了回复,是有一个70多岁的余汉文,不过也已经去世多年。
看到袁先生再次失望的眼神,李晖彦一边安慰袁先生说,不要灰心,还有第三个信息没有跟进呢?其实自己的内心也感到无比焦急,毕竟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往西1个多小时自行车路程的方向包括这么多镇村,一一走访恐怕一个月都未必有结果。只见他拿出手机拨打了数个电话后回来对袁先生说,我请教了几位以前的公安老前辈,他们对当时兴宁的地理位置比较熟悉,他们一致认为,以前的兴宁县专用机械厂位于兴田路,往西1个多小时自行车路程的方向应该包括叶塘镇、新陂镇、龙田镇,我们就先从最远的叶塘镇开始找寻,于是李晖彦也顾不上中午休息,带着袁先生来到叶塘派出所,所里的同事听到大概情况后,带着他们先去有“刘”姓的叶塘镇鸭池村,几经询问多名村干部和年长的老人,均表示不清楚有兴宁县专用机械厂,对余汉文等人的名字更是没有听闻过。随后,叶塘所民警带着他们来到隔壁村留桥村,虽然留桥村大部分村民姓钟,但既然来了就不能错过任何可能性。
然而真是“踏破铁血无觅处”。留桥村的村支部书记钟书记却给大家带来了特别意外的惊喜,钟书记说他知道这回事,袁先生的母亲应该就是他们村的吴风英,因为早在十年前,袁先生的哥哥钟伟雄曾到村委会来开证明,说要寻找他的弟弟,当年将出生没有多久的弟弟送给兴宁县专用机械厂的一个工人抚养,是因为早年家里生活非常艰辛,没有办法抚养这么多孩子,现在条件好了想找回弟弟。袁先生也明白过来了,原来养母说的可能姓“刘”应该是在印象中的“留桥村”,其实他的亲生父亲姓钟。
离别48年终相聚
接到电话的哥哥钟伟雄立马赶到约定的地点叶塘派出所,兄弟相见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俩人寄语一番相思后,商量先不要告诉他们的母亲,并相约第二天一早去找她。
9月20日一早,李晖彦再次载着袁先生去叶塘镇留桥村跟他亲生母亲吴风英相认。“看到让自己魂牵梦绕48年的生母”,“看到自己日思夜想,仅4个月大却被自己狠心送走的孩儿如今却站在自己的面前” ,“妈!”听到儿子这一声迟到48年的呼唤,吴凤英抱着突然出现在身边的儿子失声痛哭,“对不起,对不起,是妈妈对不起你,没有尽到抚养你的义务……”“妈妈,是儿子不对,早就应该来找你……”。分离48年的未曾相见,“骨肉”相聚,没有陌生感,他们将浓浓的思念寄予呢喃的关心和问候中,血溶于水的亲情消融了当年所有的无奈之举。袁先生对他这次的寻亲因为迟了3年,未能见到自己亲生父亲的最后一面感到遗憾,但看到现年83岁的生母身体仍然硬朗也倍感欣慰,并对兴宁公安民警李晖彦倾力助他们母子分离48年后再相聚更是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