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创新产业体系 激活“沉睡”资源

   2016-01-25 梅州日报20
核心提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蕉岭实践纪实之一编者按:被列入首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三年来,蕉岭县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蕉岭实践纪实之一

编者按:被列入首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三年来,蕉岭县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基层 治理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打造了农村产权交易综合体、农业生产经营综合体、新型城镇发展综合体,初步探索出一条“产业支撑、金融扶持、生态文 明、村民自治”的新路,有效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多重问题。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农综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的蕉岭实践,为全市农村综合改革提供借鉴,敬 请垂注。

●本报记者 张 柯 范 斌

特约记者 涂永平 黄麟胜

陈晓光

冬日的一个午后,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飞英家庭农场老板陈飞英和丈夫在田里忙着收割冬种的最后一批包菜。收割完后,飞英家庭农场的3亩农田将流转至更大规模的农业企业,与其他流转农田一同打造农业公园式蔬菜基地,夫妻俩也将从小农场主转型为领工资和租金的职业农民。

近年来,蕉岭县掀起了一场以明晰农村产权为核心,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及探索农村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综合改革。一系列体制机制创 新释放出巨大红利和创新动力,正在重构农村的生产关系,打通农村经济“肠梗阻”,打破“农村=落后生产力”的坚冰。在探索深化改革的浪潮下,蕉岭农村尤其 是农业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转型。

明晰产权整合土地资源

农业产业发展难,原因在于资源零散难整合,导致农产品单位经济效益低,根源还是“产权不明晰、制度不健全”带来的土地流转难。蕉岭农综改革试点就从此处打开突破口。

三圳镇是蕉岭县农综改革的排头兵,遍及千家万户的土地确权及流转工作最早在此开展。如今,经过土地资源整合,三圳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产业正朝拉动社会资本进入以及规模化流转阶段发展。

今年,除了芳心村的“观光+休闲”葡萄园外,三圳镇农企及乡贤也将携带社会资本进军农业生产及休闲旅游。“土地确权可流转之后,将调动社会资本和本地经营 主体活力,原来被捆绑的农业劳动力得到释放,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盘活,整个休闲农业、长寿产业链条也被激活。”三圳镇党委书记曾伟峰告诉记者。

村民既当股东又当员工

长潭镇白马村成立的上合农工商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村民的智慧和创意之作。去年初,工程基建项目负责人出身的林辉增,与村民理事会成员一起调研考察后,自筹建设资金,将村中老房屋修葺一新,并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种植格桑花,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景点。

土地整合在得到实践认可后,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白马上合自然村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功引导11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约土地300多 亩,成立农工商发展公司,聘请江苏徐州恋恋花木公司专业人员指导,规划连片种植向日葵、格桑花、油菜花、金盏花、步步高等。同时,民俗特色街、农家乐和民 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新开辟的格桑花海及空中廊道已在为春节预热。

蕉岭县是全省首个完成土地确权的县,早在2013年土地确权开始之初就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方便经营主体加 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成立,让农民手中确权之后的“死地”成为农业产业链上实实在在的资源。据县农业部门数据统计,从确权至今, 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超12000亩,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达214家,经营总面积6446.8亩,年产值达3806万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