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公所碑记拓本现身 佐证广东汉剧发展史

   2014-08-30 39
核心提示:魏金华展示外江戏梨园公所碑记拓本。(钟小丰 摄)(记者王玉婷)日前,我市民间收藏家魏金华从大埔县一老艺人手中购得7份民国


魏金华展示外江戏梨园公所碑记拓本。(钟小丰 摄)

(记者王玉婷)日前,我市民间收藏家魏金华从大埔县一老艺人手中购得7份民国时期岭东民间戏班集资捐建“梨园公所”的碑记拓本,这为研究广东汉剧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

记者看到,这些碑记拓本记录了外江戏“四大名班”——“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双福顺”为重修梨园公所捐资的弟子名单,捐资时间写着“光绪二十七年”。其中“荣天彩”和“老福顺”两个戏班的捐资者较多、数额较大。

外江戏是广东汉剧的前身。据资料显示,乾隆年间外江戏已进入岭东地区,其中一条重要路线便是从赣南、经闽西,再至大埔、梅县。外江戏班在抵梅属 客家地区时,因为当地经济不够发达,继而转移到潮汕地区,并在潮汕地区达到兴盛繁荣。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外江戏“四大名班”相继解散,两位大埔籍人士挽 救和延续了外江戏。一位是大埔乡绅罗梅波,当时他看到很多外江艺人转移到大埔县,便组织他们成立了“同艺国乐社”;另一位是“新老福顺班”班主肖道斋,他 在“老福顺班”难以维持之际,出资承办了“新老福顺班”。

罗梅波的“同艺国乐社”和肖道斋的“新老福顺班”,延续了广东汉剧的演出传统,保留了外江戏的主要演出骨干,还培育了汉剧“新苗”,比如黄粦 传、黄桂珠,为建国后重组汉剧团提供了人才准备。1950年,大埔民声汉剧社、梅县业余汉剧研究会在“同艺国乐社”和“新老福顺班”汉剧艺人的基础上组建 而成。后来,大埔民声汉剧社和梅县业余汉剧研究会逐步演变成为广东汉剧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原广东汉剧院院长梁素珍表示,魏金华作为民间收藏家,如此热心挖掘和整理广东汉剧史料,精神可嘉;碑记拓本记录了广东汉剧发展史上的一段花絮,是广东汉剧历史的“拾遗”。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