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933年的梅州农校(创立时名为广东省立第三农业学校)至今已整整走过了80个办学育人风雨春秋,培养输送了4万多学子。
风华八秩,自强不息;春华秋实,巨变今朝。“梅农”80年持续演绎着发展提升,致力于办学育人、服务社会。
“治旱干水溢”创立农校
1932年,时任西南政务委员兼潮梅治河处常委罗翼群,由潮州乘船来梅考察,沿途为沙滩所阻,认为“根本解决河道问题,非提倡造林不可”,遂拟发起组织董事会筹办农业学校。1933年夏,罗翼群即将此意呈时任省教育厅厅长谢瀛洲。适谢瀛洲巡视各地学务,感触“甫梅属童山濯濯,时有旱干水溢之患,实有提供农林教育之必要”,当时省政府拟“在东西南北区设立农业学校”,遂将预定在北区英德设立的省立第三农业学校改设梅县,指定东郊 “天字岌”创办于1924年原嘉应大学址 (现东西楼)为校舍。省教育厅荐委黄遵庚为校长,梅州农校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南岭最高农业学府。
草创初期,梅州农校农、林场面积达到近万亩,成为当时全省校园面积最大的农校。学校实行教学、实践、生产相结合,自产丰富的农产品。
1935年建校两周年时,学校举办“农品展览会”,来校参观者多达2万多人(次),成为当时全国第一所举办“农品展览会”的农校。当时该校每年暑期举办短期农事讲习班,并辐射到梅县南口安仁中学、梅北中学、西阳中学等地。梅农以这种办学新形式,成为当时全国最早打开校门、走向社会、服务农事、培训农民的农业学校。
改革成效蜚声省内外
1950年9月复办年间,该校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并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1956年,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亲临学校视察,肯定了学校艰苦办学取得的显著成效。1964年秋,时任代校长林治平代表广东省出席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校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确立为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思想,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长期挂钩,深受农民欢迎。
这一时期,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一年四季绿意盎然,花果飘香,成为当时市委、市政府实施 “三高”农业发展战略示范点、全省农校示范参观点。2000年,该校成为我市中专历史上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上世纪90年代初,该校教师编写国家、省、市级教材,培育出“814”糯推广到湖广两省种植,盆栽葡萄获市科技成果奖,夏蕉柑选育填补国内空白;还在水稻良种良法推广、沙田柚保鲜、冬虫草人工栽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多次获省、市科技奖项,并转化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服务地方的办学经验曾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主要经验介绍,并在全国推广,至今仍在发挥放大着作用和效益。
“跨越发展”绘就新篇
200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梅州农校的建设发展。从前几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等都多次深入校园和教学实训第一线调研指导,帮促解决问题,为学校新建设、新发展把脉导航。
近年来,该校直面招生就业等桎梏瓶颈,努力探索力求新突破,实现了学校跨越发展。2010年,该校实现创建“万人学校”目标。今年招生人数由2005年的500人增加到3379人,总在校生由800多人增至10109人。该校在全市中职学校率先走出市门、国门办学,为我市中职生开通出国留学通道;在国内与高等院校联办成人大专、本科班。2005年至2010年,华农大在该校举办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点,6年共培养了近500名研究生;每年培训村干部、龙头企业带头人、技术员等3000人以上。
该校在天字岌 老校区新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重修校门、广场、围墙,运动场加铺塑胶跑道,建立了集美化绿化和教学、实习、科研于一体的“百树园”。规划占地100亩,投入资金1亿元规划兴建了尧排校园。昔日的实训农场变成了 气派现 代的花园式尧排校区。
2008年,该校增挂“梅州市理工学校”牌子;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农校与工校整合,形成了“天字岌”、“尧排”和“城东”三大校区,校园总面积达到500多亩,成为全省中职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目前,该校办学软硬实力都跨入了全省中专学校前列。
乘东风再谋新发展
当前,该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战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德树人,进一步壮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层次,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学校”,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新贡献。
(渊宜 学宏 畅庆 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