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意义的报纸诞生前,有一种官办的邸报曾在明清两个时期流行,从清中叶开始,一种名为《京报》的半官方“报纸”更在北京风行。那么这种“报纸”样子是怎样的?近日,记者在梅州收藏人士处亲睹它的真容——出版于113年前、光绪二十六年的《京报》原件。
据了解,《京报》作为中国早期报纸发展得最成熟的一种形式,已经从官方独家转向民办报房印刷,并销售给官员与平民,内容照章抄录宫门钞、皇帝谕旨、大臣奏章和政府文牍,原则上每天出版。详简不一,大都有黄色封面,因而有“黄皮京报”之称,记者发现的这批《京报》,记录的内容、印刷格式到封面设计均与之相符。
据收藏发 现者 黄先生介绍,新发现的《京报》共23份,是从梅县区雁洋镇找 到的 。“报纸”格式与薄书本相似,每册扉页均印有日期,记录光绪二十六年初最高统 治者 每天 行程、发布的诏书详文,还有官员奏章、政府文牍,内容涉及管理事务、人事任免、重大案件等。这批《京报》虽然是逐日记录当天的全国重大事件,但有时是两三天一册,偶尔因内容丰富也会一天两册印刷出版,并非严格意义的“日报”。
据查,这批《京报》出版的时间是光绪二十六年,即是1900年,当时中国发生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事件,由于这年是农历庚子年,史学界又称“庚子事变”。这批《京报》出版于农历正月到四月初,刚好是事变前夕,记者查阅部分内容发现,报纸记录保守派与改革派人士的激烈矛盾,如内阁侍读学士陈夔龙上奏请求政府加强对学校思想管制,大肆攻击从魏源、徐继畲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开放改革思想,“报纸”还记录李鸿章取海道南下就任两广总督的经过,也记录著名抗法将领冯子材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部分家产充当办学经费的情况报告等史事。
这些《京报》按照传统的木刻活字排印,没有后来的断句标点符号。梅州市鉴赏收藏协会会长罗雄推测,原来的主人应该是文化程度较高兼有一定官职的人士,而且极为关注国家政局,把这些“报纸”从北京或者省城带回家乡梅州。(刘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