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学生家长向本报“民生”栏目反映称,不少学校周边的小店及摊档向学生售卖价廉质差的零食,一些来历不明、过期的食品混杂其中,成为学生口中的“美味”,希望相关部门重视校门口食品安全问题,别让劣质食品危害。
低价是学生光顾主因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梅城几家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发现,这些店售卖的零食品种多样、价格低廉,辣条、金谷棒、蘑菇丝、锅巴、手指糖等小零食应有尽有,价格大都在5角到1元之间。
记者首先来到团结路某小学旁的一家小卖部。店老板正在烤火腿肠。“这是酱汁吗?”记者指着锅里黑乎乎的液体问店老板。“不是,这是用来炸东西的。”老板回答道。学生放学后,小卖部立即热闹起来,老板炸好的烤肉、火腿肠很快销售一空。“两包辣条。”一名10岁左右的男生熟练地走进店里,左手“抄起”两包零食,右手递钱给老板。
记者:“爸爸妈妈让你买这些东西吃吗?”
学生:“不让。说是不健康,吃了容易生病。”
记者:“那你为什么买?”
学生:“好吃,我同学都买。”
据了解,烤肠、烤肉、炸豆腐等是最受学生青睐的食品。其中,辣条、香辣鱼、锅巴等麻辣、香辣的包装食品受男学生喜欢,而颜色鲜艳的手指糖、棒棒糖、1元奶茶则更受女学生欢迎。一名商家告诉记者,小学生零花钱不多,价格便宜才有销路。“孩子们花几毛钱买点东西图个高兴。小孩子吃东西主要贪图口感和有趣,健康、卫生与否他们不会多想。”
家长担忧校外食品安全
校门口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许多家长的心头之患。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接孩子的家长。
“这些辣条、锅巴有很多添加剂,一元、五毛的食品能好到哪去?我们不会买给小孩吃。但孩子常常管不住自己,看到同学买就忍不住。有时候老人拗不过孩子,也会偶尔给他们买。”一位姓陈的家长说。
在一旁准备接孙女回家的洪先生则表示,他从不买这类食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吃了容易上火,疼孩子就更不能买给她吃。一般我会买点肉丸、包子等传统食物满足孩子的食欲。”
儿童应选较少添加剂食品
采访中,记者购买了几包辣条、金谷棒、素五花肉、蘑菇丝等发现,这些食品包装上标示的食品添加剂有十多种。对此,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市营养学会会长张琳告诉记者,国家出台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针对成人食品的。儿童少年的食品最好选择没有添加剂或较少添加剂的。科学研究显示,少年儿童如果食用过多添加剂的食品,将对造血系统、肝肾等造成损害,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贫血或者白血病。
多方共管才能解决问题
就如何更好地解决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市工商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确保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辖区工商所定期、不定期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膨化食品、速食食品等青少年喜爱食品的商标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性状、产品质量等,对涉嫌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经营户依法查处。检查行动中,会向食品经营户发布食品安全行政警示,对经营户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由于校外食品经营户不在监管职能内,我们一般依靠学校教师在健康教育课里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同时,还要求学校通过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到正规商店购买食品,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市教育局体卫二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学校不允许学生到学校外面的小摊小贩处买食品,再加上门卫的监管,基本可杜绝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但放学后学校对孩子的约束力低,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家长与教师配合,对学生的零花钱进行管理。
龙坪小学分管体卫的杨副校长则认为,老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家长的教育起很大作用。要最终解决问题,还需家长、老师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李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