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被市场认为是下半年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在经济领域,这次会议部署多方面的改革内容,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明确“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路径,深化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降低宏观税负、抑制资产泡沫等。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压力为动力,推动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三去一降一补”路径明确,半年内三提基础性改革
这次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会议给“三去一降一补”设计了具体路径: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所谓基础性改革,按照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的解释,就是某一领域具有基础、前提地位的改革。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是基础性改革之一,要减少政府对其的干预,剥去企业的行政职能,此外还要着力解决产权不清、治理结构紊乱、以及预算软约束等问题。
金融部门基础性改革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改革,目前要着力做好市场利率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建设这三大基础性改革。
这是半年内,中央高层第三次提到基础性改革。5月16日,习近平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习近平当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属性 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5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 议提出,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强调要突出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
强调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泡沫化发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财政政策应该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但就上半年的经济状况来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套并不完善,货币政策影响了财政政策的发挥。
张军指出,面对经济下行,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将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下去。但目前企业融资投资意愿不足,过多的钱进不了实体经济,就会导致资产泡沫,这也是会议一再强调资金一定要进入实体经济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经济下行情况下,中国资产泡沫化的发生。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4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要求“保持股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而刚刚闭幕的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股市”方面的问题。这或表明,中央高层关注长期政策趋势多一点,关注短期政策走向少一点,以免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过于强 烈。
更加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
施正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指出,财政政策非常切合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主要解决结构问题,而货币政策讲究经济总量,目前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
施正文分析说,现在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M1和M2增速差在扩大,这表明企业有流动资金,但投资却未增长。原因就在于投资成本加大,企业税费负担重,同时,融资成本、市场风险等也造成企业投资回报率低,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意愿。
“从两次会议可以看出,财政政策被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货币政策也要求跟财政政策保持协调。这个以前也提到,但在这两次会议上被特别强调。”施正文说。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的下行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比较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张军指出,上半年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开支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表现在减税降费。他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为经济下行托了个底,防止经济增长速度 下滑太快。
但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不好,对整体经济的促进效果就不一定好。
下半年或有更多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出台
根据财政部此前发布的数据,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支出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今年1到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1%,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达15.1%。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是承担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对冲上半年业已出现的投资增速大幅度放缓的趋势。而财税改革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必然成为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
施正文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会有些重要政策加大力度出台,包括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方面的税收优惠,给小微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费,扩大减税降费的企业范围。
“减税降费下半年要进一步落实,目前营改增承担了最主要的降税任务,而其他一些税改实际上是增税的,如开征环保税、房地产税,资源税改革、个税 改革。怎么使整体税负降低呢?这就是‘营改增’承担的重任。”施正文认为,整体税负减轻是检验全面推进“营改增”成效的一个关键指标,如果实现不了,供给 侧改革就完不成。
施正文预计,可下半年财政收入还会减少,但支出还是会保持适度增加,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方面如高铁、城市地下防洪工程等,都会得到重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