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A转H”风潮起 投奔港交所三大实用攻略

   2014-11-06 第一财经日报14
核心提示:停摆一年多后的A股IPO重启并未令排队企业的上市时间表可期。在严控发行节奏的现状下,近600家拟上市公司的堰塞湖现象依然存在。

“停摆”一年多后的A股IPO重启并未令排队企业的上市时间表可期。在严控发行节奏的现状下,近600家拟上市公司的“堰塞湖”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弃A转H”的风潮继续升温,又被“沪港通”的开通在即猛加了一把油。

作为不少企业在港上市的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全球合伙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昕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越来越多原本在A股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转而申请在香港上市,使目前香港联交所申请上市企业总量维持高位。

随着沪港通的启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市场的联系更趋紧密,并刺激香港市场的成交量,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形成极大利好。原先死守A股的不少企业主因此不纠结了,开始抢滩联交所。最近几个月来,万达地产、保利文化、中原证券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转战香港,此前从A股撤回申报材料转眼已在联交所成功上市的公司还包括俏江南、富贵鸟、重庆银行等知名企业。

在“弃A转H”的风潮下,企业主最关心和忧虑的是哪些问题?日前,在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主办的“赴港及境外上市研讨会”上,多位中介机构资深人士给出了解答。

攻略一:材料可继续使用

在A股已经等怕了的企业主,对于上市的时间成本尤其敏感,而在香港的上市时间表可期已经对他们构成了最大吸引力。

“我们有个客户原来申报A股,前后耗时八年都没有成功,撤材料以后只用了8个月就在香港联交所顺利挂牌了。”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主管合伙 人何兆峰向记者分享了最近刚刚经手的一个案例,这家企业于去年10月份在中国证监会撤回A股申报材料以后,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审计,于今年3月向中 国证监会国际部申请境外上市,只用了一个礼拜就得到批复,3月底递交A1上市申请表给香港联交所,6月份聆讯完毕,7月成功挂牌上市。

何兆峰表示,由于这家企业客户是国内知名的手机零售商,旗下有一千多家门店、几百个子公司,所以审计时间比一般企业要久,弃A转H上市通常而言最快可能只要四五个月的时间。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弋邦介绍称,企业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时间是以披露为准的市场化运作,从正式递交A1上市申请表走到聆讯平均的审批时间是59天。而最新的消息是,港交所正计划将审批时间压缩至40天。

“很多程序原先已经做好了,比如说股改、报给中国证监会国际部的13份文件、主管部门的审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由A转H的时间是非常快的。”何兆峰表示,弃A转H并不意味着企业准备上市要从头来过,以H股模式上市特别适合此前已经申报或正准备A股的公司。

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志峰补充道,原先为A股准备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使用在H股上市文件中,除了要对公司章程条款和招股书披露形式等少数文件进行修改。

攻略二:及早定模式

H股还是红筹?对于赴港上市的发行人来说,面临的最大一道选择题便是上市模式的选择。

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目前主要通行两种模式:H股模式是以境内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上市方式,红筹模式则是以境外所设特殊目的公司作为上市主体的上市方式,主要是为了绕开2009年颁布的《关于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下称“10号文”)。

“如果此前已经准备在A股上市并作了充分准备,选择H股模式比较方便,如果从零开始,红筹架构则是主流。”根据何兆峰对今年在港上市中资企业模 式的统计,红筹模式上市仍是主流。他坦言,从零开始准备H股需要很多时间,而红筹只要搭一个架构,不需要中国证监会国际部等其他审批流程,从时间成本角度 而言优于H股模式。

周志峰表示,除了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审批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外,H股模式有个比较大的障碍在于,国内股份在香港无法实现流通,这使得不少国内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没有退出的渠道。

据上述中介机构人士介绍,目前有四种成熟通行的红筹模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利用一个在2006年9月8日前(即“10号文”实施前)成立的外商 投资企业,作为上市和重组的主体,把境内的企业放在这个公司,然后再搭建境外架构去上市,今年以来有52%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选择了这种方式。

另外,公民身份的转变也被不少公司所用。“10号文”第11条规定,“境内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 联关系的境内的公司,应报商务部审批”。于是,今年以来有26%的公司控制人选择变换国籍来绕道。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在上市之前紧急放弃中国国籍,转而投奔 加勒比岛国,也是为了推进在香港上市的进程。

另外,还有12%的公司选择将境内公司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10%的公司通过协议控制模式(VIE模式)以实现香港上市。但中介人士指出,去香港上市用VIE架构的公司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集中在部分受监管限制的行业。

攻略三:估值重估

谈及赴港上市的担忧,很多在A股的坚守者都会抛出“估值”二字。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房地产公司去香港上市估值那么低,还要往香港走?”周弋邦表示,上市只是一个起点,房地产企业看重的是后市发债等多种再融资渠道,特别一提的是,认股权证在香港也非常普遍,相对比较公平,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据周弋邦介绍,如果是红筹股需要增发,预先已和投资银行、报价商作好沟通,可于当日收市之后立即进行配售,并于第二天或者隔天马上复牌,即所谓的“闪电配售”,而在中国内地要等上市募集资金都用完才能再走审批程序,非常耗时耗力。

“很多人觉得在香港上市估值比较低,但并非如此。高成长性的公司在香港会获得非常好的估值认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常务总监赵彦则认 为,香港市场是国际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更注重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所有的投资人都会把公司看得底朝天,最后会给一个非常反映公司实质的估值。香港上 市的核心,在于怎么能够把企业卖得漂亮,挖掘出亮点,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上市,那是风浪很大的大海,这也是企业自己在上市之前需要去掂量的。

“香港市场和内地不太一样,投资人喜欢大型股票,觉得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商业风险会比较小,从估值上而言相对于行业竞争对手会有溢价;另一方面成长性也是投资人非常关注的地方。”赵彦表示,很多中国大型优秀企业已经成为香港市场好的风向标。

周志峰则从香港和美国两地中国企业估值水平角度表示,对于传统行业、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来说,香港有它得天独厚的估值优势。但对于新兴行业,美 国市场的接受度仍高于香港,只是由于香港市场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如果是腾讯这样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公司,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的估值差别也不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