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行暂停条码(二维码)和网络信用卡支付后,第三方支付领域又起风波。
日前,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其中管理办法拟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转账、消费设定额度。
据记者多方了解,截至目前,上述两份草案还处于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征集意见的阶段,正式落地还待时日。
近期,央行的一系列紧急座谈会也再次传递出,草案还会进行研究、修改,包括限额条款将做出调整。至于管理办法的落地时间,央行层面则表示短期不会推出。
新规首冲个人支付账户
过去的一周内,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增加两份工作:一份是开会研究讨论新的管理办法,另一份是接受来自媒体的“询问”。
“从文件下发到现在,我们也多次开会讨论该办法,组织反馈意见,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提交到央行层面。”一位华北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
在该高管看来,办法草案中的条款对第三方支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给转账、消费设定额度。
按照草案规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同时规定,个人支付账户单笔 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
3月16日,草案一经曝光,市场质疑直指个人支付业务的大户——支付宝和财付通。随后,支付宝和财付通通过官方平台也对外表示,草案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正在与央行积极沟通,而基于支付宝的余额宝和基于微信的理财通申购赎回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如果限额实施,对于刚刚培养起来的移动支付用户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用户支付体验将大大降低,支付需求将很难满足。”上述高管分析认为。
据记者了解,草案在11日下发之后,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开始与央行进行沟通,对于个人支付账户的限额条款提出“异议”。
“相比于支付宝,大部分第三方支付现在的虚拟账户还未做起来,主要支付都是通过银行的通道来操作的,依托的也是银行的账户体系,所以直接冲击不大,但如果真的草案实施,对于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来说,未来发展的空间将极大受限。”一位接近支付宝的人士分析称。
在该人士看来,支付账户的限制对于支付宝、财付通来说,只是束缚了手脚,而对于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梦想的破灭。
短期不会推出《办法》
据了解,在《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被曝光后,央行条法司曾于3月17日召集阿里、腾讯、百度、宜信等涉及金融的互联网企业,讨论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
此后连续几天内,央行组织了一系列调研座谈会,就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征求意见,而参会者包括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负责人、专家等。央行这一系列的“积极动作”,让市场看到草案落地实施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实际上,目前曝光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是第三版。早在2012年,央行首次下发了相关《办法》的草案,向第三方支付公司征求意见,当时第三方支付行业才刚刚起步,而如今第三方支付的扩张已不可阻挡。
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59.8%和33.5%,这一增速均远高过央行之前公布的全国电子支付业务29.46%的增速。
相比于之前版本,新版的《办法》草案中增加了几条较为严厉的规定,包括第三方转账、消费的限额等。
然而,关于限额的规定,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最近的座谈会上表示,“意见稿还处于讨论阶段,会做出调整,最终可能不会予以采纳。”
据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了解,该草案支付清算协会也曾在2月底的一次开会中讨论,当时许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央行的征求意见稿目前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可能忽视我们给予的反馈,最终颁布的管理办法也一定不会是现在看到的这样。目前看来,短期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称。
而近期的一系列央行的相关会议,也透露出,《办法》短时间内不会发布实施。但上述高管看来,并不排除央行在2014年内出台该《办法》。
“虽然最终的监管政策还未落地,但目前已经看出第三方支付接下来将进入了监管政策窗口期,下一步央行会沿着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
一位券商研究部负责人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