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国资国企改革手段而非目的

   2014-03-20 6
核心提示:混合所有制当前已经成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词汇。在笔者看来,混合所有制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手段,而非目的。同时,
混合所有制当前已经成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词汇。在笔者看来,混合所有制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手段,而非目的。同时,由于国资国企在引进非公资本过程中的各种掣肘,“国资混合所有制”同样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混合所有制引进非公有经济成分作为股权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并非新生事物。截至2012年底,全国90%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 造,中央企业70%的净资产已属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的企业户数已达总户数的52%。到2013年10月,全国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已 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80%以上,资产已达90%以上。

可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将来而且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客观地说,当前的混合所有制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相当一部分尚难言是成功的改革,混合所有制在实务操作中并没有完全带来预期的效果。

在国有经济成分中引进非公资本,如果非公资本占很少的比例根本无法撼动国有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而非公资本如果不能直接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当然也不 意愿入股。因此,一定要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以比较低的价格甚至可能是国资流失的方式把非公资本“吸引”进来。其结果只会是象征性的混合,形式主义的改革。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中央有关领导提醒“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也担心和非公资本合作而背上国资流失的罪名,因此积极性也很有限。

笔者认为,推进混合所有制主要在于通过引进非公资本改变单一的国有股权结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深化国资国企 改革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让市场在国资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混合所有制也好,整体上 市也好,都只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国企可以让非公资本占大股,或者干脆全部出售。但是对于规模 较大的国企,国有经济要么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出让大股给非公资本,要么是非公资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购买国资大股。要想通过改革在国企中建立真正发挥作用的现 代企业治理机制,解决一股独大下的国有企业弊病,当前单靠引进非公资本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暂时还难以较快完成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

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下的股权多元化旨在通过利益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地治理机制。因此,如果能在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上实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建立相互制衡、各司其职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深化国企改革的切入口。

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相统一。也就是说,虽然国企都是国资,但实际的所有者分别是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是不同的利益主体。

国企的主要问题是一股独大,这阻碍了国企实现正常的法人治理结构。单一利益主体的一股独大,使得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 制约机制,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大股东派驻或任命的。因此,对于大型国企面临引进非公资本的各种问题和担忧,或许可以通过引进不同的国资来改变单一利益主体的 国资一股独大的局面,虽然从所有制形式上看都是国资,但这是国资内部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国资混合所有制”。

“国资混合所有制”使得国有经济内部形成了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如此一来,某一个国企已经不再是国务院或某一地方政府所属的国企,而是多个不同利益主体的国企,制约的结果是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

要实现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政府国资委自愿结对,相互引进。当然也可以由中央政府通过跨地方的国资互相划拨来解决,划拨的最终结果是 不能形成某一方政府的一股独大,可以是相对大股,但另外两方或多方加总股份要超过这一相对大股。这样股权结构安排的目的是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形成相互制 约,从而真正发挥董事和监事的作用。建立了有效履行职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就为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创造了条件。

当然,这其中 不排除随着改革的推进同时引进非公经济参与股权多元化改革,但让更多的不同国资利益主体一起参与,同样可以加快单一国资利益主体多元化股权改革的进程,并 能解决引进非公资本过程中的各种担忧和障碍。通过国资利益主体多元化改革,或许可以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一条全新的“国资混合所有制”道路。

(本文作者为上海会计协会副理事长、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