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频发 日本遭遇“制造业危机”

   2014-03-20 16
核心提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消费者来说,日本制造(Made inJapan)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是品质与安全的保证。日本的制造业也正是依靠着对质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消费者来说,“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是品质与安全的保证。日本的制造业也正是依靠着对质量的严格把关,支撑起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即使在当下以服务业为主的日 本经济中,制造业依然以占GDP18%的规模,排名第二。

不过,调查显示,目前日本国内的工厂数量约为高峰时期的一半,从业人员也减 少了1/3,然而比规模缩小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近年来日本频发工厂安全事故,成为了日本制造业没落的一个缩影。在最近出版的日本《东洋经济》杂志中,对 日本工厂安全事故频发为代表的“制造业危机”进行了分析。

收入差距显著

2013年12月下旬,日本大型食品公司Maruha Nichiro下属的AQLI Foods所生产的冷冻食品中,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农药。约一个月后,该公司位于群马县的工厂内的一名49岁的员工被逮捕,这名员工供述称,投毒的原因 是对公司给予的待遇感到不满。

这名员工属于合同用工,虽然在该工厂工作了8年,可谓经验丰富,但相比稳定的正式员工,他要面临每半年一次的合同更新。此外,该工厂在2012年改革了工资制度,工资的上涨不再以过去的工作年数为准,而是根据一年一次的工作成绩评估,对工资进行增减。

在事发的工厂中,合同工占到了六成以上,他们与正式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约为30%,对于那些40多岁的合同工来说,凭借200万~300万日元(每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0元)的年收入在日本要生活下去也绝非宽裕之事。

根据日本总务省的调查,2013年日本的非正式员工总数为1906万人,占全体的34%左右,相较5年前的调查增加了141万人。同时,正式员工的数量 却在缓慢减少。而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2013年非正式员工的平均月工资为19.53万日元,与正式员工每月31.47万日元相比,存在不小的差 距。

成本压力剧增

这一事件的另一个背景也不得不提,那就是近年日本国内冷冻 食品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大型超市和卖场在搞促销活动时,往往会以冷冻食品作为拳头产品,但这也意味着,生产厂家要面临来自超市的强大的降价压力。如何在 削减成本的同时保证品质安全,成了所有食品企业要面临的难题。

除了食品企业,化工企业也面临成本压力之下的安全隐患。1月9日,三菱 Material公司位于三重县四日市的工厂,发生了热交换器爆炸的重大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3人受伤。调查显示,发生事故的热交换器有8年时间完全 没有清洗过,而原则上,化工企业要对化学设备每年或者隔年必须进行定期修理。

根据日本消防厅的统计,2012年发生的由化学设备引发的火灾等事故是1994年同类事故的2倍,而这近20年间,化学设备的总数却逐渐减少。

发生事故的三菱Material公司为在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2010年时大举增加结晶硅的生产能力,但由于中国和韩国相关企业的迅速崛起, 使得结晶硅的价格一路走低,而三菱Material公司在2013年,对结晶硅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额减损处理,其最终损失高达272亿日元。

安全教育缺失

除了成本压力,安全教育的缺位也是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化工企业的设施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并且每家企业都会制定详尽的安全操作手则,然而,安全教育并不仅限于此。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过很多世界性的重大事故。此后化工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化工厂也变得安全了很多,然而,安全太久了以后,就不再感觉到这些设备的危险性,会过于迷信安全了。”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顾问岩仓正英指出。

由于这些安全措施的存在,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危机意识。“know why”(为什么要这样作业)是安全教育的第一步,然而,近年的重大事故显示,比起“know why”,对于危险情况的认识,才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

作者:黄立俊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