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几年来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失业增加、收入减少,再加上电子商务的兴起,迫使许多商家和消费者改变营销策略和购物习惯。据美国调查公司尼尔森日前公布的数据,过去3 年中,美国连锁食品杂货超市的自销商品销售增长18.2%,销售额达111亿美元,为同期全国性品牌商品销售的两倍,创造了薄利的高业绩。
经济衰退迫使许多美国人在过去几年不得不学过穷日子,相应地,节省消费者支出的连锁食品杂货超市自销商品走俏。9 月份美国“消费者报告”针对这些商品和全国性品牌商品做测试,结果33%至57%的超市自销商品和全国性品牌一样好或更好。这一年来,股指和房价连连上扬,经济看似好转,但很多人还在节衣缩食。在洛杉矶一家书店做小时工的萧美云(Elizabeth So) 表示,过去她从不买超市自家生产的食品,就连热食也不会买,但在2009年失去全职工作后,收入减半,连买食物都要计算;除了恢复初来美国时收集折扣券和买促销商品的习惯,平时也会买超市自家生产的廉价商品。“能省钱为什么不买?”萧美云说,她家附近超市自家生产的花生酱、奶酪和名牌同类商品价差可达35%,一只热乎乎的烤鸡5.99 美元, 比速食店还便宜,何况它是Kroger集团下的一员,并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最新的消费者报告指出,这些杂货店自销品牌平均能为消费者节省30%的开支。
Trader Joe’s 是德国零售商Aldi 集团在美国的连锁食品杂货店。这家连锁店的货架上销售的几乎都是自销商品,并得到消费者广泛肯定。它以销售乡村特产和天然食品为主,欧洲风味、有机和天然的潮流让它成为美国中产家庭喜欢的食品杂货店之一。譬如,红酒一瓶1.99美元,让工薪阶层的餐桌上也能有口感不错的红酒。喜欢在这家连锁店购物的南加州华裔商人吴锦玲(TeresaWu) 说,“虽然这两年这里的红酒价格涨了,很多时候只能买到2.99美元一瓶的,但送礼还是实惠,有时亲友喜宴,现金送少了难看,多了没必要,我就常常包办红酒,就算席开100 桌,一桌一瓶,以酒代金,皆大欢喜。”
目前美国大型华裔食品杂货店业者也生产自销商品,但多属工厂代工或工厂设于亚洲,不能和主流大型连锁食品杂货店媲美。不过,随着门市的增加,华裔业者越来越有空间发展自销商品。华裔消费者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业者多用自家品牌作为促销的主打商品。
南加州佳发食品公司董事长黄福祥表示,他供货的商家除了华裔食品杂货店,有相当比例是餐馆,近两年,也有韩裔食品杂货店从他的公司订货。他从1983年开始在洛杉矶中国城经营餐馆金玉楼,1993年在柔斯密市开设888海鲜酒家,大约10年后才设厂生产越南食品和港式点心,餐馆也是新产品的试验厨房。他说,他和华裔食品杂货店是互惠双赢,包括紧密合作的越华连锁杂货店,互相都不会想捞过界。
南加州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越华裔人士表示,他目前在一家华裔大型食品杂货供应商负责美国7 个州业务,该公司的销售网遍及全美,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近年急增,美国至少有三家以上中国大陆移民经营的大型食品杂货供应公司,实力雄厚,在美东已给不少原有的华裔食品杂货供应商造成压力,甚至有向美西开拓的态势。
这位越华裔人士表示,另一方面的竞争则是来自某些拥有门市的食品杂货供应商。他们既是供应商,又拥有食品杂货超市,在供货给小杂货店的同时,从出货数据中探得当地市场状况。一旦看好,认为该地区有潜力,就计划前往,开设自家门市,最后当地的小食品杂货店就被挤掉了。
销售数字让连锁食品杂货超市业者致力提升品质和创新,包括改进包装、投资试验厨房、聘请烹饪家和美食家为商品代言和写评论,增加媒体曝光率,使它们能向全国性品牌看齐。 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