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补贴去向成迷 每年4亿经费成糊涂账

   2013-07-28 49
核心提示:《经济半小时》上海:垃圾分类有多累?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了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上海现在每天生
《经济半小时》上海:垃圾分类有多“累”?

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了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上海现在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万吨,是目送国内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城市。从2011年起,上海将垃圾分类列入政府实事工程,2012年还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联席会议制度,那么,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如何呢?《经济半小时》记者张严胜前往上海进行调查。

一、上海垃圾“围城” 填埋场臭气熏天居民叫苦不已

上海东海滩涂边的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中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比整个澳门特别行政区还要大。记者刚刚走进这里的时候,就被一股浓烈的酸臭味呛得不轻。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垃圾镇。记者采访了周围的几位居民,他们说那里平时就有一股臭味,特别是下完雨之后味道就更重了。一个来自安徽的小朋友对记者说,他已经闻习惯这种味道了,甚至觉得这种味道挺香的。由于长时间在这种怪味的环境下生活,现在他回老家,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安徽老家当地的环境。

那些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场已存在了很多年,2005年又经过了扩建改造,当时新闻报道的每天垃圾处理量是6300吨,设计容量8000万吨。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气味环境下,他们的嗅觉基本上已经麻木。但是即便如此,每到早晚,垃圾车较多的时候,他们仍然难以忍受。附近的居民也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多少改善。不仅是酸臭味,夏天的苍蝇蚊子更是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特别无奈。

除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外,由于老港垃圾填埋场位于滨海地区,其地下水受到海水和垃圾渗沥液的共同影响,对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当地科研机构曾对这里的地下水质进行过分析:地下水明显受垃圾渗沥液污染,主要污染成份是游离态氨、铅和镉等。且总体污染正在加重,而重金属累积也很明显。有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近期养的苗和鱼都死了,家里的井水都不能喝,连洗衣服都不能用,只能喝自来水。

居民们向记者反映,2005年扩建时,当时的报道称,每天这里处理6300吨,设计容量8000万吨,可保证50年内上海无垃圾填埋之忧。没想到仅仅过了8年时间,四期已经满足不了上海市的生活垃圾的填埋任务,五期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上海市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三分公司支部书记唐文荣告诉记者,生活垃圾从08年开始便停止处理了,所以一期到三期已经封厂。现在的生活垃圾由四期和五期负责,且每年的垃圾总量呈现递增趋势。

唐文荣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7点钟上班,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多钟。他们那个五期从去年开始运行以来,每天处理上海市30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四期每天垃圾填埋量是一万吨,加上五期的每天三千吨,这些处理量已经是8年前设计标准的两倍。按照现在这个速度,再有个四五年垃圾场就饱和了。对于这里的环境,唐文荣说,他在家里基本上闻不到味道了,也可能是早已习惯了这个味道。

二、小区垃圾分类:居民不主动 管理链条长 垃圾回收再利用难之又难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改建扩建的时候,媒体曾经报道说,那里的四期工程占地面积361公顷,相当于八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可保证50年内上海无垃圾填埋之忧。然而过了不到8年,老港生活垃圾场就被迫进行再扩建。那么为什么上海的垃圾填埋总量增加得这么快,上海的垃圾分类到底效果如何呢?

记者来到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的杨波小区。在上海市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里,杨波小区是做的最早,也是做的最好的小区之一,上海曾组织新闻媒体对那里进行过集体采访,目前杨波小区已经可以把垃圾分成11项。

宝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众向记者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情况。过期药品、塑料纸、旧衣服、食品罐头等都在分类之列。他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垃圾量越来越多。杨波小区事实上人数并不多,也就159户、2000多人,但每天还要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可想而知全区、全上海乃至全国要产生多少像这样的垃圾。

随后他告诉记者,杨波小区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居民素质相对较高之外,主要是因为这个小区居民比较少,所以比较好做推广和管理。目前宝山路街道也只有3个小区在真正的实施垃圾分类,并且这3个小区,还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区,往往一到三百户的小区管理比较成功,而规模大的小区则很难管理。因为动员起来难度太大。

同样位于闸北区的景凤路52弄刚刚实施了垃圾分类,但每天还需要两个志愿者来帮助该小区的居民进行分类。如果没有志愿者监督协助着,居民们基本上没有主动分类的。记者在那个小区看到居民分的垃圾也是各种各样,有的甚至都没有分。居委会大妈告诉记者,每天大概有30%的垃圾没有分类包好就被扔进了垃圾桶,有的居民甚至也不听劝告。

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志愿者或者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即使很脏,味道很大,他们只能自己亲自从垃圾桶里拣出来,重新二次分拣。长期从事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爱芬环保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利琼也告诉记者,要推行一个小区施行垃圾分类,相当复杂。他认为,如果要彻底实行,前期至少要准备两个月,再到具体的实施阶段,估计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对于从2009年开始,就致力推广垃圾分类的NGO组织来说,经过了4年多的努力,也只是推广了10多个小区。郝利琼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虽然事小,但是涉及到了很多系统,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从居民、社会的管理者,到街道的管理者,再到整个市容部门,整个链条非常长,并且这中间的任何每个环节都不能够断裂,否则成效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功亏一篑。

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现在上海已有超过3000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到今年年底垃圾分类覆盖量将达到200万户,占全市总户数四分之一。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真正能够称得上实施了垃圾分类的小区屈指可数,而更多的只是硬件设备建设了起来。在专门处理湿垃圾的上海市长宁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里,负责人李志刚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恼火着。他发现,许多居民并没有认真将垃圾分类,他们几个工人还需要重新把垃圾进行归类后才能把垃圾处理掉。

记者在处理现场看到,那里的垃圾除了饭菜、菜皮果皮、茶叶渣等湿垃圾外,其余的干垃圾电池、灯管,玻璃瓶、镜子,塑料瓶、废报纸等应有尽有。李志刚告诉记者,他们掏出来的真正的湿垃圾也就只占垃圾总数的10%左右,能够处理的也只有这10%的垃圾,效果跟没分差不多。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